游戏素材 《论语·卫灵公》中说道: 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 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事,也不会成为生活上的朋友。 但是现实另一个真相是,即使跟自己聊得来、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了,也未必真正能够将这段关系延续到永远,很多时候都逃不过渐渐疏远的结局。 哪怕你内心有不舍、不解,我们与很多人刚认识时彼此情投意合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关系会慢慢变淡。 这背后是一个人际关系的规律,也是一种难以逃脱的必然过程。 说到底,两个人的关系是动态的,并非一成不变,一直会停留在相识最美好的那一刻。 别想了,一个人开始疏远你,背后的真相只有一个:彼此的心态发生了变化,已经不是一路人了。 1两个人看待事物的心态不一样了 当两个人能够成为一路人,很多时候是因为彼此看待事物的心态是一样的。换句话说,正因为彼此拥有相同的价值观,才能彼此走到一起,关系也更加紧密。 但是,随着各自两个人的成长速度不同,慢慢就会改变彼此看待事物的心态,或许最初是保持积极的心态,但是因为自己遭受了诸多困难之后,整个人开始颓废不堪,经常以消极心态看待身边的一切。 那么,一直心怀希望的朋友就慢慢和他产生了距离。哪怕两个人继续在一起,也是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,勉强坐在一起也是尴尬相视,说再多也无益。 渐渐,两个人成了不同世界的过客,虽然心中还依稀挂念着最初相识的美好,但是都会认定如今已经不是同路人了,只会在悄无声息中渐行渐远。 2两个人为人处世的心态不一样了 有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布感慨,说相识十年的朋友坐在一起竟然不知道说什么,内心真的是五味杂陈。 原来,他最初跟这个朋友在一个城市打拼,共同走过低谷,他以为会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。 之后,他去了另外一个城市打拼,朋友则是留了下来。即便如此,两个人也是经常联络,谈谈心事,说说感受。 但是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两个人开始慢慢疏远了。 他仔细梳理了一下发现,其实是从两个人拥有不同的为人处世心态开始的。 自己的朋友如今变得处处高调、飞扬跋扈,他的座右铭是要想成功,必须赢得别人的关注。但是,他通过这么多年的打拼,自己也吃了不少苦,自己的为人处世标准是做人要低调,只有低调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。 不同的为人处世标准,不同的人生心态,让两个人联络的时候互相看不上眼,聊了几次之后就再也不发信息了。 是啊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标准,这是自己与人交往的底层逻辑。如果遇到了在这方面跟自己截然相反的另外一个人,除了不认同之外,也会变得无话可说,只能慢慢相忘于江湖。 3两个人看待彼此关系的心态不一样了 最初,两个人都彼此珍惜对方,你付出的同时我也付出,你把我当作最珍贵的人,我也会用心经营这段关系。 可以说,两个人关系之所以亲密,往往是彼此看待这段关系是一致、同步的,并没有产生过大的差别,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。 但是,当两个人中的一个人不再看重这段关系,只剩下另外一个人傻傻的付出时,会让对方觉得这样的交往不对等,甚至还会觉得对方看不起、瞧不起自己。 于是,两个人最初的亲密关系也变得渐渐淡漠了。 你不主动联系,我绝不会给你发一个字;你不嘘寒问暖,我绝不会将你放在心上。 当两个人不再用心去看待这段关系时,其实两个人看待彼此的角度也不一样了,内心会涌现出可有可无的感受,并不会还像当初一样用心去真心了。 对于这样的心态,不管你做出多大的努力,最终依然是无济于事。 查理·芒格说过一句话:“当你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,一定要让自己配得上。” 这句话表面是说你必须拥有较强的能力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,要不然你没有驾驭它的资格时,只会任凭想要的一切悄悄溜走。 往深层次说,当我们想要维护好一段关系的时候,如果彼此的心态不一样,或者是不对等的时候,那么这段关系依然会悄悄溜走。这并不是因为你的问题,而是两个人的心态不一样导致无法与亲密的关系匹配了,所以才会让两个人不告而别,消失在茫茫人海。 其实,这就是残酷的交往真相。既然已经发生了变化,请坦然接受生命的一切,毕竟曾经彼此认真对待过,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,已经足够了! -END- ![]() |